首页> >
朝廷强制规定,这是新政策,你不遵守行吗?
退给官府的土地有厂卫监察,自然不会被私吞,全都被朝廷,也就是当今的皇帝牢牢握在手里。
至于这些土地,以后是分发百姓,还是推广番薯、马铃薯什么的,这就和艾举人没有什么关系了。
就在艾举人迫切的想要补缺,去往一地做官时,机会来了。
天启元年西南大乱,皇帝亲征大捷,对付土司的新政策马上就到了,即朝廷开始大力在西南各省开办讲学。
不仅是官学,还鼓励民间结社讲学,总之一句话,只要能把汉文化带进去,就是好学。
这其中有一个让艾举人特别心动的,就是身有功名的读书人,在西南官学教书两天,出来以后可以直接补缺。
这说明什么,自己去支教两年,出来一定能做官!
艾举人思考了很久,究竟是继续在这混吃等死,等上个三、五年,或是十几年,等一个虚无缥缈的补缺机会。
还是一咬牙、一跺脚,去“山区”干两年,回来步入官途,该搂钱搂钱,该装逼装逼。
古代读书人对做官的执着,永远是朱由校这个现代人所不理解的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