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>
他们心中发痒,恨不得立即知道京报上的具体内容,不得已,只好去找艾举人。
这艾举人,是万历四十七年中举,历史上和李鸿基也有一段渊源。
这个年头,中举的也不一定非要做官,比如眼前这位姓艾的,补缺没等到,回乡一年多,却也过上了地主的小资生活。
举人在大明朝有减免税赋和徭役的特权,艾举人回乡后,附近的穷苦乡亲还有缙绅名流,都上赶着巴结,算是进入上层社会。
农户们交不起高额的土地税,往往就选择把自家土地投到举人名下,以减免赋税。
在万历四十七年到万历四十八年这一年的时间里,艾举人虽说急着补缺,因为这些特权,小日子倒也逍遥自在。
可自打朱由校登基,艾举人的日子开始有变化了。
首先就是永不加赋的政策,让农户们喘了口气,来自愿送土地当佃农的人,愈发少了。
这还没完,朝廷又对举人、进士等级别的士子进行限制,规定了养丫鬟、仆人的数目等等。
最让艾举人欲哭无泪的,就是从前无限土地减免赋税的日子,一去不复返了。
最直观的表现,就是艾举人需要把名下那几百亩地,用一个极低的价格退给官府,自己只能留五十亩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