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标签?方便下次阅读

首页> >

九十章 标点符号 (3 / 6)_

        刘琮看了看,今日在座的都是饱读诗书的学者,郑玄宋忠就不说了,黄承彦,綦毋闿哪个不是弟子成群,精通各种古籍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必谦虚,景升说你对古文方面有独到的见解,我等也想了解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。论语泰伯第八有一句话,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!这句话到底该如何断句?是民可,使由之。不可,使知之。还是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?

        先贤的意思我们只能揣摩,可是未免会给后人带来困惑,因此琮常在想,为何不好好断句,让后人不在困惑!因此琮发明了一种断句的符号,还请大家一起看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琮取了两张纸,开始标识句号,逗号,冒号,引号等,并且对此一一标识,说明其中意思,刘琮想要推广这些,但是要推广这些离不开这些人的支持。

        包括刘表在内,几个人低着头研究了许久,发现刘琮这个确实简洁,而且方面,好用,后人读起来甚为方便,也更容易传达自己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古代有断句标识,但是并非那么好用,用起来复杂,极其考验一个人的古文功底,普通人根本没有能力断句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刘琮推行的是经过后世数百人总结千年的经验,自然是最适合的用法,在这点刘琮是绝对相信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    蔡邕大声说好,而宋忠与郑玄则依然在研究这个用法,时不时的问刘琮,刘琮也是一一解答,这两人研究先秦文化,经常便碰到这种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 春秋战国时文化空前繁荣,经典史籍所用之词达到了极大丰富,但是作为词的记录的单字,数量却并未增加多少,词汇的丰富性主要是通过一词多义表现出来的,即是说,词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引申义与假借义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×

安卓APP测试上线!

一次下载,永不丢失
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