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标签?方便下次阅读

首页> >

第476章 白莲教入川 (1 / 5)_

        “臣议先安民然后能杀贼,民志固则贼势衰,使之无所裹胁,多一民即少一贼,民居奠则贼食绝,使之无所掳掠。

        民有一日之粮,即贼少一日之食。用坚壁清野之法,令百姓自相保聚,贼未至则力农贸易,各安其生;贼既至则闭栅登陴,相与为守。

        民有恃无恐,自不至於逃亡。其要先慎简良吏,次相度形势,次选择头人,次清查保甲,次训练壮丁,次积贮粮谷,次筹画经费。如是行之有十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川省,太平厅万源县黄草梁上,一副义军首领打扮的阿山,摇头晃脑的读着四川合州知州龚景翰的《坚壁清野议》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说白莲教大起义在武力方面,清廷是靠着罗思举、杨芳等汉人四将的话,那总的领导方针和方案,则是靠着龚景翰的《坚壁清野议》。

        甚至几十年后太平天国时期,满清的大办团练,也深受《坚壁清野议》的影响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总教师,林掌柜,聂掌柜,姚掌柜你们来看看,清狗中还是有能人的,这坚壁清野议,正中咱们的要害,需要好生应对咯!”读完了,阿山挥舞着手中的纸张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王聪儿,林清,聂杰人,姚之富等义军首领都皱起了眉头,他们走的就是历来中国农民造反者的既定老路。

        即用宗教教义蛊惑和笼络,再行挟裹流窜之法,把朝廷拖瘦乃至拖死,最后推翻。

        千百年来,农民造反,这种方法是最合适的,因为兵灾一起,就会有更多的人活不下去,加上官兵也不是什么好玩意,说是剿匪,恐怕对地方上的侵害比匪徒更甚。

        到时候兵来匪去,兵去匪来,杀戮抢劫加上耽误农事,于是本来就活不下去的地方,连地主士绅都没了活路,本来活得下去的地方,也通通被搞烂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×

安卓APP测试上线!

一次下载,永不丢失